冷轧不锈钢带是通过冷轧工艺(常温下对热轧不锈钢带进行轧制)生产的不锈钢制品,具有表面光洁度高、尺寸精度好、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汽车、医疗器械、精密仪器等领域。

冷轧不锈钢带以热轧不锈钢卷为原料,核心工艺是在常温下通过多道次轧制(配合退火、酸洗等工序)降低厚度、提升性能,具体流程如下:
原料准备:选用热轧不锈钢卷(厚度通常 3-12mm)去除表面氧化皮(通过酸洗或喷砂)。
冷轧轧制:通过冷轧机(多辊轧机,如 20 辊森吉米尔轧机)在常温下多次轧制,将厚度减至目标尺寸(通常 0.02-3mm),轧制过程中金属晶粒细化,强度提升。
退火处理:轧制后材料因塑性变形产生 “加工硬化”,需通过连续退火炉(温度 800-1100℃)消除内应力,恢复塑性(根据需求选择软化退火或光亮退火,光亮退火可保持表面光洁)。
精整工序:包括平整(调整板形,减少浪边)、切边(修整宽度精度)、分条(切成不同宽度的带材)、表面处理(如抛光、磨砂)等,最终得到冷轧不锈钢带。
接下来,跟小编一起去看一看冷轧不锈钢带的核心特性是什么?
尺寸精度高
厚度公差可控制在 ±0.01mm 以内(热轧带通常 ±0.1mm),宽度公差 ±0.1-0.3mm,适合精密零件加工(如电子连接器、微型弹簧)。
板形平整,无波浪、侧弯等缺陷,便于后续冲压、折弯等加工。
表面质量优异
冷轧过程不产生氧化皮,配合退火、酸洗,表面光洁度远高于热轧带(如 2B 表面可直接用于外观件),减少后续打磨工序。
力学性能可控
通过调整轧制道次和退火工艺,可控制硬度(软态、半硬态、硬态):
软态(退火态):硬度≤180HV,塑性好,适合深冲压(如保温杯内胆);
硬态(冷轧未退火):硬度≥300HV,强度高(抗拉强度≥800MPa),适合要求耐磨的零件(如轴承垫片)。
耐腐蚀性稳定
冷轧不改变不锈钢的合金成分(如 304 含 Cr18%、Ni8%),仍保持优良的耐酸碱、抗氧化性能,且表面光洁度高,减少腐蚀介质附着,进一步提升耐蚀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