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锈钢加工是指通过机械、物理或化学方法,将不锈钢原材料(如板材、管材、棒材、线材等)加工成符合特定尺寸、形状和性能要求的零部件或成品的过程。

由于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性、高强度、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等特点,其加工工艺需结合材料特性针对性设计,广泛应用于化工、食品、医疗、机械、建筑等领域。
由于不锈钢的硬度较高、粘性强、易产生加工硬化,加工过程中需规避常见问题,确保产品质量与工艺效率:
刀具选择:
需使用专用刀具(如高速钢 W18Cr4V、硬质合金 YG8/YG6),避免普通刀具因磨损过快导致加工精度下降;切削时可采用涂层刀具(如 TiN 涂层),减少刀具与材料的摩擦粘连。
切削参数控制:
切削速度不宜过高(如车削奥氏体不锈钢时,速度通常控制在 80-150m/min),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刀具烧损或材料表面氧化;
进给量需适中,过大会增加切削力,导致加工硬化加剧;过小则易产生振动,影响表面粗糙度。
冷却润滑:
加工过程中必须使用专用冷却润滑剂(如乳化液、极压切削油),既能降低切削温度、减少刀具磨损,又能避免切屑粘连在工件表面,保证加工精度。
表面保护:
加工前需清理原材料表面的油污、杂质,防止加工后残留污渍影响耐腐蚀性能;
加工后避免用硬物碰撞表面,如需搬运,可使用保护膜覆盖,防止划痕;
焊接后需对焊缝进行酸洗钝化处理,去除氧化皮,恢复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。
材料适配性:
不同类型的不锈钢(如奥氏体 304、马氏体 410、铁素体 430)加工性能差异较大:
304 不锈钢(奥氏体)粘性强、易加工硬化,需优化切削参数;
410 不锈钢(马氏体)硬度高,适合热加工(如锻造),冷加工时需先进行软化热处理。